新闻动态
资环学院本科生生态党支部组织各团支部及生态文明传播协会开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党团共建活动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精神,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能力,深化生态文明理念,5月21日,在第30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生生态党支部联合生态191团支部、生态201团支部、生态211团支部和生态文明传播协会集体走进北京动物园,开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党团共建活动,共计80余人参加。 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健康、人类福祉和经济繁荣的基础,更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从加快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步伐到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近年来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此次共建活动结合今年生物多样性日“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的主题,围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心而展开。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趣味越野的形式进行,同学们通过打卡园内的不同动物馆,近距离地观察动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在打卡的过程中,同学们结合普通动物学、生物多样性导论等生态学专业课程,从动物学角度领悟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活动的第二部分是制作生物图鉴,同学们将参观过程中观察到的动物拍摄下来,而后经过筛选、分类、整合和排版等过程,制作出生动的动物科普图鉴。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成果,促进动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入脑入心。 动物园之行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动物多样性的丰富内涵。支部发展对象杨果表示,北京动物园内的动物种类丰富,像园内的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虽同为仰鼻猴属,却有着不同的毛发颜色和体态特征,生活习性也不尽相同,这是漫长的演化过程造就的奇迹。支部党员王浩辉表示,动物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一环,其保护工作长期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就地和迁地保护体系建设。现如今,在动物园以外的诸多国家公园,我们也能看到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身影。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守护地球家园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作为生态学专业的青年学子,我们应当厚植生态文明情怀,共同推进多样性保护工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全球生命共同体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 | ||||||||